2015年2月24日,第二届欧亚公司治理对话论坛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欧盟委员会、新加坡董事机构(SID)等主办,欧洲公司治理协会(ECGI)、新加坡国立大学、国立首尔大学、东京大学等提供学术支持。该系列对话旨在继欧美相应机制之后,为欧洲与亚洲知名公司治理学者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2012年首届对话活动曾在日本东京举办。郭雳教授连续两次受邀参与研讨,介绍中国相关情况。
本届对话由新国大法学院院长Simon Chesterman教授、欧盟驻新相关负责人Bernhard Faustenhammer先生的致辞揭开序幕,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控股股东规制等两大主题展开。ECGI现任主席David Devlin先生、OECD高级政策顾问FiannaJurdant女士分别概述了各自机构在相关领域的立场及最新发展,随后Walter Woon教授代表新加坡、UmakanthVarottil教授代表印度、神田秀树教授代表日本、金建植教授代表韩国,以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向到场的近200位来宾,展示了各自国家或地区公司治理的重要趋势和典型案例。
郭老师的发言重点描述了中国公司治理尤其是国企治理的特征,辨析了其在控制代理成本、保护外部投资者、实现高管激励约束等方面的独特之处,特别谈到了最近我国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上的探索,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在小组讨论环节,他还和其他专家一起就中国与新加坡、印度等国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会上,SID负责人、淡马锡前高管、律所合伙人、来自法学院和商学院的著名学者Marco Becht教授、Gerard Hertig教授、Wolf-Georg Ringe教授、Dan Puchniak教授、LanLuhLuh教授、王江雨教授等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见解,词锋犀利,互动诙谐,精彩纷呈。
访问期间,郭雳教授还应邀参加了由新国大举办的另一场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等的20多位学者,围绕独立董事制度在亚洲的实践,展开热烈讨论。差异化的股权结构、逻辑迥异的规制范式、路径依赖抑或是因缘际会,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相互碰撞启发。在这次会议中,郭老师主要阐释了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功能发挥及局限,并回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科研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