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雷火电竞官网在线建校120周年,作为法学院系列研讨会之一,由雷火电竞官网在线法学理论学科、“社科法学连线”、《法律和社会科学》编辑部主办的“法律和社会科学”2018年会于7月1日上午在凯原楼B102室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面向社会科学的中国法学”,旨在从社会科学与法学交叉的视角出发,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法学的发展与进步,并尝试提出“优雅的批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社会科学首要面对的便是实然上的社会,因此,处于中国的社会科学,也必然要思考“中国法学”。
会议由北大法学院院长助理侯猛老师主持开幕式,他简要回顾了“法律和社会科学”年会的历年发展,并对今后社会科学与法学能有越来越多的合作提出了建议。上午会议由两场主题演组成。第一场演讲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杨典老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所赵旭东老师首先就习俗与法律的分野进行了探讨,并强调了习俗在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内生约束力;北大法学院白建军老师则在演讲中讨论了实证研究应如何面对现实问题,并进一步反思了目前法学教育的不足与进步空间。第二场主题演讲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张芝梅老师主持,美国康奈尔大学於兴中老师以“法律研究:从分析到解析”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认为目前法学研究处于托马斯·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阶段,从方法论、认识论等角度来看,都在由传统的法律分析转向法律解析;北大法学院朱苏力老师则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版权争议出发,分析了芭蕾舞剧与其他知识产权作品的不同,探讨了芭蕾舞剧以集体方式进行产权配置的合理性。
在两场主题演讲之后,会议进入研讨阶段。本次会议由六场主题研讨单元组成,与会学者们就社科法学的研究方法、问题意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第一场研讨单元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李强老师主持,主题为“法律的实证研究”。本场研讨会集中探讨了法律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程金华老师首先探讨了实证研究的技术问题,并建议建设学科共同体并遵循实证研究的程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柏峰老师则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法律实证研究的变化,认为在今天法学院里的实证研究形成了定性与定量两股潮流;北大法学院唐应茂老师则通过法律实证研究的方法,以裁判文书网的数据作为基础,分析了裁判文书上网率为什么低的问题,并建立了权威、市场与信任度的分析模型。
第二场研讨单元由吉林大学李拥军老师主持,主题为“社会科学与法律教义”。一定程度上来说,本场研讨会或许佐证了於兴中的判断,即现在的法律分析在逐渐向法律解析靠近。本场研讨会的学者们对现行的法律文本及法律学说提出了质疑及解剖。中国海洋大学桑本谦老师首先从“于欢案”出发,以“法律教义是怎样产生的?——以区分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死为线索”为题进行报告,并强调了法律经济学的运用可以进入到教义产生之中;北大法学院贺剑老师则以文本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现有民法中存在的无意义条款,并从技术、历史、政治、价值等方面对僵尸法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中国海洋大学戴昕老师则以解构的态度,尝试对法律学说中的“比例原则”进行剖析,论证“比例原则”并不存在现实的“合适性”,其完全可以被成本收益分析所取代。
第三场研讨单元主题为“社会科学与治理问题”,由云南大学王启梁老师主持。如果说第二场研讨单元在讨论推理、法条与法律原则适用等司法问题的话,本场研讨单元则集中关注具体的执法问题,并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学科视角。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黄家亮老师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以定县翟城村为个案进行了研究,探讨目前存在的土地占有不平衡的问题。他认为平均主义与市场产权观念并行以及土地观念与制度设计错位是该村治理中存在的难题;云南大学李娜老师则尝试提出“守法”问题的研究进路,强调守法是能动的,可以与立法、司法一样成为独立的研究部门;雷火电竞官网在线林叶博士以“道德化过程:作为场所的拆迁基层小组”为题,分析了拆迁过程中基层小组是如何承担道德谈判的作用,并在被拆迁户的视域中被道德化的。她尝试关注隐没在传统权力关系中的“家”的问题。
第四场研讨单元由中国政法大学吴洪淇老师主持,主题为“社会科学与私法”。本场研讨单元集中关注了社会科学与部门法学的交叉以及社会科学何以进入部门法内部研究。台湾地区“中研院”张永健老师首先分享了他为期五年的“中国民法典物权编草案在世界中的位置:量化比较法研究路径”研究的初步成果。他认为传统的比较法研究在如何确定划分标准、统一划分标准上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寻求量化的法系研究能够实现该领域的突破,并可以让本研究被后人重复;华南师范大学李斯特老师则从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版权争议出发,探讨了我国文艺法律政策中的权利配置变化,并强调了其在当下可能面临的困境;上海大学刘晓老师则以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为例,分析了规范法学引入经济学的方法,并指出需求定律、边际分析等可以成为法学研究的方法;中国政法大学何启豪老师探讨了如何利用保险所具有的公权与私权合作机制,让保险人得以成为私人监管者。
第五场研讨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田雷老师主持,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纠纷解决”。如果说之前的研讨单元都在梳理之前既有的争论及处理当下的困境,那么本场则是面向未来。华中科技大学成凡老师以“漫威世界的法律和社会科学”为题,畅想了在未来社会中有关人体的科学技术极度发达后,诸如人类得以获得永生,对人来说不再存在机会成本后,会给法律和经济学带来怎样的难题;南京师范大学方乐老师则将视线聚焦在了法院裁判中的非制度性因素上面,并通过研究发现案件、当事人以及法官自身利益等都会成为裁判中的非制度性因素,中国法院除了既有职能之外,还要进行非制度性的决策,比如做群众工作等;吉林大学杨帆老师通过对已公开的判决书进行研究,探析了我国法院裁判中党内法规的作用,认为我国目前存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混同运用的情况,并且在行政诉讼中体现更为明显。
第六场研讨单元的主题为“社会科学与公法”,由中国人民大学尤陈俊老师主持。本场研讨会的焦点在于以社会科学的视角来看待个体与国家公共空间的互动,并试图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建议。可以说,最后一场研讨会也回归到了本届大会的主题:“面向社会科学的中国法学”。香港大学贺欣老师以“中国鞋产业逃税状况的一个分析框架”为题,讨论了国内鞋产业普遍存在的逃税现象,并通过走访收集素材的方式,建立了结构机会与预期成本两个维度及策略性遵守、积极逃税、准自愿性遵守、强迫遵守四个类型学来解释为何选择逃税;湖北民族大学朱政老师的研究则指出现在村委会与公务员体系类似,处于“行政化”阶段,并且可能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中山大学夏瑛老师通过对重复上访的量化研究,指出目前信访在事实上成为了民众纠纷解决渠道,但信访同样也面临制度功能转变与民众制度之间脱节等问题。
最后,尤陈俊老师作了年会总结,认为“法律和社会科学”年会相比以前,讨论问题的格局越来越广大,有了更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参与,主题也更为宽广;同时,越来越多曾经作为参会者的“同学们”,也在不断以主讲人、评议人的身份进入到了年会的主要环节,也证明了“法律和社会科学”年会的队伍愈加壮大。
年会期间,在7月1日晚上还举行了“法律社会学与法律经济学的对话”活动,由香港大学贺欣老师和台湾地区“中研院”张永健共同主讲。7月2日上午,本届“法律和社会科学”2018年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