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雷火电竞官网在线百廿华诞之际,《中外法学》创刊亦正值40周年。这本诞生于改革开放之际的法律学术刊物,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法学教育与法治事业的重建和发展。作为中国法学类三大核心期刊之一,正值不惑之年的《中外法学》将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力量和无畏求真的赤诚,在时空变幻中,不忘初心,坚守前行。本文系《中外法学》创刊4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推送的第三篇,通过现任《中外法学》编辑部主任高薇副教授的细心讲解,我们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中外法学》背后严谨创新的编辑团队以及刊物的制作全过程。
严谨中创新·责任
编辑之于刊物犹如雕刻家之于雕像,一本顶级学术刊物离不开一众能力拔群、工作严谨的编辑。作为《中外法学》的编辑部主任,高薇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坚持在严谨的工作中力求创新,在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中外法学》被打造成为中国法学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
作为学院派同仁刊物,《中外法学》对于刊文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实行“责任编辑专业审读、同行专家匿名评审、主编终审定稿、付印前集体会商把关”的四重稿件审读机制,确保了稿件审读符合专业化和客观化标准。在采访中,就一期刊物制作的完整流程,高薇老师对其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解。
学者投稿是刊物制作的发端。按照往常惯例,一般由投稿作者自行将稿件发送至编辑部官方邮箱,再由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稿件登记。每一旬都会进行一次稿件汇总,在对来稿进行分类后,工作人员将稿件分发给负责相应学术领域的责任编辑老师,审稿的时间限定在三个月之内。而随着主编和编辑部成员的更迭,这一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和调整。从今年五月份起,《中外法学》编辑部开始试运行网站投稿系统。在新的投稿制度下,有投稿意向的作者可以直接登陆《中外法学》的官方网站,从首页右侧的“作者投稿”窗口进入投稿界面,进行线上投稿,这一创新举措既方便了投稿人,又提高了编辑部整理、分类来稿的工作效率。
系统正式运行后,平台会将来稿自动分类并分配给相应的责任编辑,他们也将通过这一平台完成在线审稿工作。此外,利用该系统,不但编辑部的所有成员可以在平台上了解相关稿件的审稿进度,投稿作者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查看投稿的审核状态,从而使得审稿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也使得稿件的管理更为高效便捷。基于上述种种优点,新系统预计能够将审稿期限从现在的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
筛选出优质稿件后,下一环节就是确定将要刊登的具体稿件。对于每一期刊物具体采用哪些稿件,责任编辑会给出意见,必要的时候也会送外审专家审读。每期《中外法学》的体量约285页,刊文13篇左右。
在确定将要刊登的稿件之后,就进入到最终的校稿环节。首先由在校博士生组成的学生团队进行简单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是针对注释、错别字等基本错误进行排查;再交由专门负责校稿的编辑部工作人员进行两到三遍校稿,随后交由主编进行最终审核;最后,印刷厂印制一本蓝样,编辑主任会着重查看刊物的封面、书脊、目录等细节部分是否存有差错。在完成上述所有流程后,刊物才算最终定稿,而整个校稿流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高薇老师指出,在这一制度化、精细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校稿环节,工作人员偶尔会发现一些文章中可能存在需要适当调整的内容,但在校稿环节修改文章会对整体流程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中外法学》编辑部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校稿机制,例如与上述机制不同,目前正在调整,前期由责任编辑负责与稿件作者沟通确定稿件具体内容,校对人员只需校对文字、标点、格式等,大家各司其职,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便是将定稿的《中外法学》交付印刷厂印刷。当然,编辑部后续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处理,如给作者寄送稿费,把刊物分发给学院的老师,在法律图书馆留存刊物,向外地寄送刊物等等。
平实中追寻•坚守
《中外法学》这本刊物承载着的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硕果,更寄托了大家对法治理想的追寻;作为《中外法学》编辑部的一员,最令人叹服的,是对每一次工作都尽职尽责的坚守。
事实上,很多时候编辑的工作都十分琐碎,需要花很多时间做较为单调的文字校对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但编辑部的成员们会努力寻找工作中的乐趣与价值。所谓功不唐捐,对于高薇老师来说,作为编辑,日复一日地对大量稿件进行校对大大提高了她对文字的敏感度,这让她拥有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出一篇文章在思想立意、结构安排、材料引用、页脚注释等方面是否规范恰当的能力;而作为一名老师,这种能力一方面让她能够更好地从主题的确定、行文的结构以及引用的规范等方面指导自己的学生写作,另一方面这种对文章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于她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文章写作也大有裨益。
编辑的工作绝非轻松小事,《中外法学》每逢双月出刊,但双月经常赶上节假日,平时也只有出刊的节点,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因此工作和休息完全分不开。对高薇老师来说,在近三年的工作时间里,她数次放弃了出国访问和讲学的机会,即使寒暑假也在忙着编辑部的工作。正如高薇老师所言,刊物有时像是个“无底洞”,是对编辑身心的双重消耗。虽然这些辛酸故事讲出来轻松,但是可以窥见的是编辑们无数次日夜不休的默默付出。
纵然工作辛苦,但是编辑部的工作氛围却十分温暖和融洽,经常发生各种有趣的故事,大家时不时地在群里的“斗图”和发红包,在互相打趣和鼓励中,每个人都感受到这个集体的凝聚力与温暖,这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始终保持着并肩作战的干劲与底气。
纯粹而坚定·初心
在向高薇老师采访《中外法学》审稿机制和编辑团队的过程中,她与我们分享了许多自己当年求学时的难忘经历以及担任编辑部主任给她带来的宝贵收获,希望能够给法学院的同学们带去些许乐趣与启发。高薇老师坦言,自己其实很怀念大学时代同学们身上普遍具有的那种“纯粹”,纯粹的感情,纯粹的学术,纯粹的理想,纯粹的人。在融洽而又充满干劲的编辑部里,她似乎重新找寻到了大学时代的那份“纯粹”初心。
《中外法学》编辑部就像一座宝石加工厂,来稿作者们源源不断地将“原材料”运往这里,编辑部的老师们则像手工匠人般用心筛选和雕琢,最终为世人奉献出一颗又一颗的珍贵“珠宝”。《中外法学》代表着学术的那一份“纯粹”,它也体现着北大法律人对理想的坚持和对操守的遵循,始终对学术心持敬畏,对未来心怀向往。无浮躁之心,去功利之欲,唯抱拳拳赤子之心,当如是。
守望中前行·祝福
《中外法学》现任主编王锡锌:
坚守,不忘来处;前行,方得始终。在链接过去和未来的当下,我们希望,一直见证中国法治现代化求索历程的《中外法学》,继续陪伴中国法律人不停歇的精神之旅;我们希望,一直给予《中外法学》支持的中国法律共同体同仁,继续在这里,与我们一起分享共有的坚守和前行。
《中外法学》前任主编梁根林(2007-2017):
《中外法学》是展示北大法学院学术成果的学术窗口,更是中外法律人进行学术对话的重要平台。祝《中外法学》越办越好!
高薇:
知识是一项有趣的商品,再怎么使用也不会减少。任谁占有了知识,也不会让别人无法占有。知识从创造出的那一刻起就急欲与人分享。学术刊物的重要的价值便是,将精彩的思想、专业的知识与人分享。希望对这些精彩学问感兴趣的人能够从阅读中获得一些快乐、一丝惊奇或是一缕灵感。中国能否成为新的学术中心,也许只有未来才能见分晓。愿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中外法学》能够在学术浩瀚的海洋中投下石子,激起一些涟漪,足矣。
车浩:
做好编辑本职工作,推送刑法学界的优秀成果,努力维护《中外法学》的学术声誉。
彭錞:
四十周岁的《中外法学》到了不惑之龄,仿佛也象征着历经沧桑但初心不改的现代中国法学研究正面临的新转型——是立足本土,还是走向世界?答案也许就在《中外法学》的刊名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薛军:
蒙主持《中外法学》10多年的梁根林教授的厚爱,参与这个杂志的编辑工作10多年的时间。此间深切体会《中外法学》的风格与底蕴。追求思想品格,直面真实问题,鼓励理性论辩,培育学理传统。也因此《中外法学》在中国法学期刊界独树一帜,享有巨大的影响,参与塑造北大法学风格。值此4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祝愿《中外法学》坚守学术,推动反思,放眼世界,融贯中外。如果说法学是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希望《中外法学》具有面对人类共同体所面临的共同的法律与社会问题的胸襟与视野!
傅郁林:
学术期刊在当下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中过分重要的角色,赋予了期刊编辑难以担当的使命,而期刊编辑是以其自身的人品、学品、学养与学术鉴赏力来承担这份责任。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原来区区责任编辑手上掌握的竟然也可以是一个职业的资源分配和价值导向。正是借助这些共识和信念,薪火传承,潜移转化,使我们敢于坚守学术良知和学术标准,当我今年辞去责任编辑将接力棒传给刘哲玮副教授时,我感到十分轻松和欣慰,心中深深相信,那些曾经支持、理解和宽谅于我的学术前辈、同龄学者及年轻学子也会同样支持和激励这位年轻优秀的新编辑,让他得以在相对中国法学风云变幻之际,在新主编和新编辑部的大格局中,继续耕耘、净化和繁荣这片学术园地。祝福《中外法学》!祝福诉讼法学!
徐爱国:
曾做《中外法学》责任编辑多年,负责法律史论文的初审。离开期刊编辑之际,感叹颇多。法律史学与法学期刊之于法学院,类似于后宫之于天朝帝国。佳丽三千,争奇斗艳。兴则锦上添花,败也足以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