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ICTY)副庭长刘大群法官应国际法研究所邀请, 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王铁崖国际法讲座”。
刘大群法官现为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副庭长、前南和卢旺达刑庭上诉庭的法官以及国际刑事法庭余留机制(MICT)法官。刘大群法官有着丰富的学术经历和外交经验,他长期在国内和国际各大高校教授国际刑法,在当选前南刑庭法官之前,还在中国外交部担任要职,曾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和首席谈判代表参加《罗马规约》的谈判,担任中国驻牙买加大使,也是中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常驻代表。除此以外,刘大群法官还是国际仲裁法院和国际法学会的成员,在国际法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22日上午的讲座中,刘大群法官以“南京审判-谷寿夫案”为主题, 对南京审判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本次讲座由李鸣老师主持,易平老师和陈一峰老师出席,国际法方向的硕、博士生都踊跃参加了这次讲座。
刘大群法官首先肯定了南京审判的合法性,对审判的背景和概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刘法官提到了关于审判的一些争议,以及各种态度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并由此引申出关于一个具有合法性的法庭应该满足哪些标准的讨论。刘法官以“谷寿夫案”为例,详细分析了南京审判的合法性问题。刘法官认为,这个法庭是根据合法程序建立的、遵守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标准、保障了被告的合法权益,并且提出了充分的证据,因此,南京审判是一个合法的审判程序。刘法官在对上述几项标准的分析中,还贯穿着对属人管辖、属物管辖、属时管辖、公约和习惯法的关系以及对国际法效力的探讨,讲授的内容极其丰富。最后,刘法官也指出了南京审判的不足之处和重要意义,虽然当时由于内战等原因,南京审判没有能够涵盖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所有罪行,也未能解决国际刑法中的国家元首豁免等问题,但是南京审判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次对战犯进行的审判,这是一次公正的审判,符合现代法治的程序与理念,对于区域和平与世界和平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法治观念与道德观念,是中国法制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刘法官讲座的风格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充分结合了法理分析与司法实务经验,其深厚的学养、清晰的逻辑、透彻的分析,让同学们都受益匪浅。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对当前的南海仲裁问题、中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态度、《罗马规约》的解释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易平老师指出,很多表面上自相矛盾的概念和问题,背后都贯穿着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运作逻辑。法律在不同的情势下有不同的表现,但也有不变的价值,如人类的道德良知,这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刘法官的讲演启发我们要在万变与不变的动态关系中来学习国际法。
文/章璐 图/杨肯 国际法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