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的国际视野是优秀的涉外法治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北大法学院致力于搭建有效平台,鼓励学生“走出去”,以培养和开拓学生的国际素养和全球化视野。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为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和挑战。2022年5月14日晚,疫情下学生海外学习生活分享会成功举办,邀请疫情期间在海外学习的北大法律人共同分享学习和生活经历,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指明方向、树立信心。校内近百名学生参与分享会,活动反响热烈。
分享会由雷火电竞官网在线院长助理、对外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媛媛老师主持,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宁、2019级法学硕士洪颖、2016级法学硕士左振斌三位北大法律人分享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海外学习生活。三人围绕分享主题,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生活轨辙,就出国选择、国外疫情防控形势、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状态等问题展开了有深度、有侧重而又真切生动的讨论。
1. 找寻灵魂的渴望——如何做出选择?
2020年本科毕业于北大法学院、现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LL.M.项目的王宁分享了她选择出国留学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就业,王宁比较倾向于根据职业方向去选择学业的路径。她希望日后从事律师工作,而海外背景会提高未来求职的竞争力。美国LL.M.项目的完成时间仅为一年,相较于国内读研更省时,又能带来英文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客观上的提升。之所以没有选择工作两三年再出国求学,是因为担心变数比较多,可能会因为工作、家庭或者经济状况而不得不放弃目标,因此不如现在就抓住机会。
另一方面则源于自己在本科阶段的交换经历。北大就读期间,王宁曾前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王宁起初想保研的,但在海外,她发现了生活了另一种可能。这段交换经历让她提前熟悉了英美法体系下的教学模式,感觉自己可以很好地适应美国那种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她还发现,“世界特别大,如果只执着于保研、找工作,那这样就太狭窄了。”本科已经在北大读过四年,王宁想要跳出舒适圈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事情——申请美国的LL.M项目。谈及疫情因素对留学选择的影响,王宁则认为,自己仔细研究了海外学校的防疫政策,所以在选择时就没有过于瞻前顾后,坚定地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道路。
左振斌也同样分享了自己的海外求学选择,他是北大法学院2016级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院2017级LL.M.学生,现在正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博士研究和学习。谈及他一路求学欧美的经历,左振斌认为支持他选择的核心是兴趣与自己潜意识中对认知世界的渴望。“你不仅想知道自己现在所生活的世界,你更想知道一个更大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如是说道。这样的“灵魂的渴望”驱使他从本科时就了解了很多留学的信息,比如听学长们介绍交流项目、前往伦敦国王学院交换学习、在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从事涉外的反垄断业务、在欧洲人权法院实习等。他不断扩展自己的兴趣、延展自己观察世界的视域,进而从中反思在自己“潜意识中灵魂的渴望是什么?对世界的认知希望到达怎样的程度”。这样的求索让他追随本心坚定了出国的选择,在更大的世界中驰骋。
当然,市场的需要也是左振斌做出选择时考虑的一大因素。在他看来,“法学院很鼓励我们去各地接受学术训练。无论在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其实都很需要顺应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从市场维度上看,跨国公司企业的并购重组、上市之类的交易等领域都很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知识,不仅仅要了解国内的法律,也要了解国外在做什么;要了解的也不仅仅是法律,还有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对于左振斌自身而言,在哈佛读书的经历让他发觉,无论是未来做学术还是做实务,都应该去国外看看,一方面是更了解国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外的法学教育反观中国的法律与社会。
因此,把灵魂的渴望与市场的需求二者相结合,并在家庭的坚定支持下,左振斌选择了求学海外四方,并“希望以后能够更好地通过做科研或实务来反馈回报我国的法学事业和更大的法律共同体”。
洪颖同学的经历则与前两位同学稍有不同,她在硕士期间选择参与北大和港大的双硕士项目,并获得了香港大学普通法硕士项目荣誉学位。谈及自己的选择,洪颖认为有三方面的决定因素。
第一是专业老师的建议和推荐。导师曾建议她把握住学院提供的丰富的海外交流平台,利用机会出去,加之本身做港澳基本法研究,在得知她对港澳基本法也比较感兴趣后,就推荐她去了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第二是个人的学习经历。她本科阶段在武汉大学时曾参加过中国台湾地区的学期交换,交换生的体验让她萌生出了硕士阶段前往香港特区学习的想法。
第三与前两位同学相似,出于市场的需求,洪颖也认为多元的学历背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事实上,得益于北大港大双硕士的经历,她也在今年的求职季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工作机会。
2. 逆流而上——疫情为留学带来了怎样的冲击与影响?
“逆流而上”,洪颖如此概括她从深圳出境至香港的直观感受。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香港酒店隔离的那14天。当个人与外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剥离时,洪颖面临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孤独感”,但是现在回顾起这段因疫情期间留学而不可避免的“隔离经历”,她反而觉得这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心理调解能力,也让自己变得坚强了很多。走出隔离酒店后,她就相对顺利地投入到疫情状态下的学习生活中。左振斌也提及了隔离问题。但他认为,疫情带来的最主要的冲击还是一种“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地根据形势去调整自己的计划和安排。王宁提到在上课方面其实并未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开学前的暑假期间是线上线下结合授课的状态,而秋季学期开始时就完全恢复线下授课了,“体验感和疫情暴发前可能没有太大区别。”
3. 潜学未名、通渠四方——多元教育经历带来了怎样的收获?
在海外学习的最大收获到底是什么?三位中在海外留学时间最长的左振斌反思道,“我觉得其实最大的一种收获还是在跟不同的人的交流,尤其是我的导师们都很厉害。当我和之前很崇敬的导师亲身交流时,我发现能够慢慢地挖掘出自己内心的这种渴望感。”他讲述了自己在哈佛学习期间诸多教授的故事,比如在和一位曾参选过美国总统竞选的法学院教授聊天时,他感受到了强烈的热忱和勇气,对宪法权利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的灵敏洞察;再比如与一位既有铁娘子气质又很“二次元”的年轻教授接触让他意识到,原来法学院不同年龄段、不同方向、不同特点的老师可以给自己带来如此多的体验和启发。“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清晰地聆听我灵魂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做学术本身就强调表达内心和抒发自己的过程。所以跟不同导师的交流就是最大的收获。”无论是学习、访学还是实践,左振斌都尽可能地不断发现新的自己、勇于尝试新的挑战,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多元教育经历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寻找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慢慢改变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嗅到理想该有的味道。
洪颖和王宁则着重分享了自己智识上的收获。在港大的MCL项目中,洪颖学习了很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概念和知识。由于香港的银行金融业很发达,港大的银行法、担保法在实务中应用十分广泛,就洪颖个人的经历来看,选择了这些方向的实务课程让她在律所面试中更有优势。大洋彼岸的王宁也从宾大诸多的小型研讨会中了解了实务界和学界最前沿的经验知识。
4. 调适与平衡——留学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
海外学习带来收获的背后是他们克服困难、在自我调适中寻求平衡的努力。
三位分享同学都就读于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语言自然成为了他们留学期间第一道适应的屏障。王宁认为英美法的教育很鼓励学生进行发言提问,这样的课程一方面会给她带来较大压力,但另一方面也会鞭策她提前阅读案例多去表达自己。洪颖也提及了类似经历。香港同学的英语很好,“课堂发言像抢麦一样,我得先把话筒抢上来,再听老师的问题飞速构思自己的观点”,这门课程在初期给她带来了很大痛苦,但秉承着北大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她最终坚持了下来,她的英文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文献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潜心学术的左振斌而言,更大的困难来自于缺乏对社会背景的体察。学者的研究问题往往扎根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之中。作为中国人,他在哈佛求学之初,无论是刚开始一门课程还是跟着老师读一本专著,总会难以理解“学者们到底在讲什么”。此外,寂寞的研究时光中,他也用各种方式积攒起勇气克服研究的漫长周期,不断修正自己的概念,不断地自我批评。
5. 给同学们的建议
王宁真诚地建议:重要的是在出国学习和生活的孤独状态里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听从自己内心的渴望,不要随波逐流。
洪颖建议硕士生同学们在硕士期间把握出国/出境交流的机会。人生工作的时间是很漫长的,但学习的机会、北大的平台是格外宝贵的,有可能恰恰是在一些不功利的时候,人生的阅历才得以增长。
左振斌建议有志于读博同学们,一定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真诚的理想才能度过孤独漫长的岁月。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虽对学生赴海外学习产生一些影响,但北大法学院培养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的信心和决心从未动摇,学生的海外交流学习也是“虽有延迟,但未中断”。相信此次分享会活动给北大法律学子带来了明亮的曙光,指引他们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