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我要做一个
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日记》
2020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高尚纯洁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国人。我们不曾忘,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奔赴疫情一线,胸怀天下,国士无双。我们不曾忘,请战书上密麻麻指印鲜红,“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医者轩昂。
病虐桀桀危亡处,吾心灼灼护国安。“疫情面前,只有战线的不同,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在这场战“疫”中,北大青年身体力行帮工出力、实事求是建言献策、八方驰援慷慨解囊,展现了坚实可靠的担当。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想再和大家分享两位法学院青年学子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故事。
龙虹宇:我只是做了平凡的人能为大家做的事
她叫龙虹宇,是法学院2019级的一名法律硕士。
抗疫期间,在一个以输入型病例为主的区县城市,了解市民流动情况对当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成熟的社区,完备的业务系统能更好的做好排查、登记工作,但那些没有完备业务系统的老旧社区,就需要志愿者的帮助。
2月12日,安全度过了回家后的14天疫情考察期后,龙虹宇立刻响应当地党组织的号召,赴居委会报道,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了社区排查工作。龙虹宇的主要工作是前往分配到的小区中,挨家挨户询问和登记是否有市外人员、是否有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叮嘱市民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护工作。
2月24日,龙虹宇又担起了第二份志愿者活动。这次她的工作是在区人民检察院门口站岗,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并检查他们的出入证件。尽管当天下着小雨,薄薄的雨衣挡不住淅沥到身上的雨水,但龙虹宇说,她一想到只有防疫工作做得扎实,疫情能早日控制住,大家才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她才能早日回到日思夜想的燕园,就觉得这点小苦吃的值。
谈起自己为什么要在防疫期间参加志愿活动,龙虹宇说:“我首先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她作为一名党员,早早就回到单位参与防疫工作,并且鼓励我也为防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不是没担心过安全问题,一方面居委会配发了防疫用品,另一方面我想到还有一群依然坚守在前线的医生、警察以及那些在后方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护我们的人,我就觉得迈出家门的这一步,其实没有那么难。必须要有人勇敢站出来带领大家,服务大家,我们才能早日将疫情击败。”
李萌:作为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法学院2019级法律硕士李萌所在的社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面积大、单位家属院多,即使在疫情期间,小区仍然有七个进出通道,对防疫值守志愿者需求较大,但由于志愿者人数不多,分配到每个志愿者的任务就变得不那么轻松。了解到这些情况,李萌没有退缩,即使最初防疫物资紧缺,志愿者还需自备口罩,她还是报了名。
李萌的主要工作是在小区门口进行值守,和社区保安们一起检查核实每一个进入小区人员的出入证,并做好测量体温的工作,对没有出入证的人员尤其是返京人员,要对其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在北京的寒风中,她每值一岗,就是四个小时,她从无抱怨,只是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为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尽一份力。
李萌所在的社区中,老年人和流动人口很多,据社区工作者说,二月以来就有近五百户租户陆续返京。因此,李萌和其他志愿者们除了完成日常人员登记和检查,同时还要对自己岗位周围的公共接触设施进行消杀,比如健身器材、垃圾桶等。抗疫月余,一些居民开始放松警惕,出门不戴口罩,甚至聚集下棋,热心又耐心的李萌在值班期间还承担起了做大爷大妈们思想工作的任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重新张贴防疫提示标语提示,宣传防护常识也成为李萌工作中的常态,在她和其他志愿者们的宣传和示范下,社区居民的防护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
谈到此次志愿服务,李萌说:“疫情期间,媒体对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的报道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开始思考,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自己能做些什么。”2月24日是她上岗的第一天,随着部分单位的逐渐复工,她和其他志愿者们还要开始上门关心返京人员自我隔离情况。李萌认为,“志愿者的工作固然是忙碌和辛苦的,但更多的其实开心。在我和几个在职党员报名参加后,邻居们也逐渐放下顾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值守的队伍;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党员每隔一个小时就为我们送来热水,让我很受感动。面对疫情,党员们必须率先团结起来、行动起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学习雷锋精神,是坚守信念,勇做脊梁的大情怀;也是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小温暖;是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奉献之间找到结合点;是发出自己的光彩,也点亮别人的生活。
北大青年法律人将继续把雷锋精神化为点滴、习为日常,以实际行动书写充实而有光芒、鲜活而有力量的青春故事。